“斗米养恩,担米养仇”,作为父母,对孩子再爱,也不能无条件地倾尽所有。
我有个朋友,她辛辛苦苦地打工赚钱,和老公拼尽全力奋斗,终于把女儿送出国了。结果,女儿每个月的生活费要一万块,还经常打电话抱怨“家里给的太少”。
可女儿明知道,爸爸下岗,妈妈一个人打工挣钱,家里的经济压力非常大。
作为女儿,她不仅不体谅家里,还除了生活费外,要“恋爱费”,每个月三千块,用来供给她的男朋友。
一旦家里打钱晚了,女儿就打电话发火。
有一次,女儿竟然管妈妈要家里存折,妈妈不给,她竟然把妈妈发到网上批斗,让妈妈承受陌生网友的网络暴力。
“没钱凭什么生孩子?谁愿意出生在你们这种家?谁稀罕有你这样没用又没钱的爹妈?早知道出生要过这种日子,宁愿去死。”
这些话爸妈听得太多,麻木又无助。
直到这时候,妈妈才反思,后悔自己从小惯着女儿,不懂拒绝她的无理要求,把女儿养成了仇人。
儿女管你要这3样东西,爸妈要拒绝,不然会后悔
▲ 要存折,要家底
家里的存折,是家长的底气,是爸妈最后的防线。
一旦随便交给孩子,相当于把自己的后半辈子幸福也一并交给了孩子。
俗话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即使你给孩子钱,孩子也许还表现得很孝顺。但当你身无分文,不得不向孩子伸手要钱时,就可能因为琐事而受气。
人没钱,年老体衰又没劳动能力,是最可悲的。
你不得不看孩子的脸色过日子,到那时后悔把存折交出去早了,也无济于事。
孩子不会因为你是父母,就会把钱如数归还,不然孩子又何必早早管你要存折呢!
所以,如果不想和孩子成为仇人,一定要尽量别把家底交出去太早。
留着存折,既方便养老,也能让孩子有所敬畏。至少看在存折的面上,孩子在表面上也会尽孝。
▲ 凡事都想做主的权利
有的家长溺爱孩子,从小百依百顺,孩子习惯了要风得风、要雨得雨,享受着爸妈给的一切做主权利。
因此,个别孩子在人生大事上不再在意爸妈是否同意,便擅自做主,可惜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。
女孩李莉从小是爸妈的掌上明珠,凡事先斩后奏。大学谈恋爱后,李莉没经过家长同意,也没通过男友家正式提亲定亲,直接与男友同居。
某天男友哄她开心,她兴奋之下就领了结婚证。
结婚后才发现男友不仅有暴力倾向,家里还欠了200多万外债,男友好赌,半夜不回家,醉酒耍酒疯,一系列问题纷纷显现,李莉后悔莫及。
可惜对方死赖不肯离婚,还提出离婚必须先还清200多万债务。
李莉发现自己嫁给了一个无赖,也只能忍气吞声。谁让她当时没和爸妈商量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当然,也并非完全不给孩子做主的权利。爸妈在小事上的放权,是对孩子的尊重。但在人生大事上的建议,正是对孩子爱的体现。
▲ 过多的自由
孩子喜欢自由,这是天性。但孩子如果放飞自我、自由过度,就难以自律。
有些孩子沉迷网吧打游戏,有些则爱打牌,若给孩子过多自由,浪费大量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,最终只会害了自己。
但如果一点自由都不给孩子,可能会激化亲子关系,最终养不出优秀的孩子。
因此,适度给孩子自由,允许孩子凭兴趣报名辅导班;允许孩子交喜欢的朋友,也允许与不喜欢的人保持距离。
接受孩子有自己的隐私,适度给孩子自由,是父母应该做到的事。
只有这样把握好尺度,才能避免亲子关系剑拔弩张,敌对成仇。
适当拒绝孩子,也是对孩子的爱
泛滥的爱容易成灾,适当拒绝孩子,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爱。
虽说当时孩子可能不理解、不接受,但等孩子长大后,也许会感激父母这份有底线的拒绝、有原则的付出和理性的爱。
没有哪个父母,愿意把孩子养成仇人。但生活中确实不乏孩子与父母势不两立的案例。
所以,及时反思,看看自己是否做得过度,是否正走在把孩子养成仇人的路上,而还不自知?
发布于:广东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