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火(烧得)特别快,‘呼’就起来了,风一吹,就往楼上冲,烧得‘砰砰’响。”
即使远在19公里外的深圳皇岗口岸,也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焦糊气味。
11月27日凌晨2时,澎湃新闻记者在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现场看到,至少四条水柱正喷向火势明显的三栋高楼,滚滚浓烟汇聚空中。其中两栋大楼火势依然较大,外立墙体黢黑,部分楼层几乎整层充斥灼眼火光,还有火焰冲出窗户跳动。
火灾发生于26日下午2时51分左右,火势迅速蔓延,波及宏福苑7幢大楼,已造成至少44人遇难,45人受伤,是香港近60年来最严重的火灾之一。一夜过后,27日上午已看不到大面积明火,但火势尚未完全扑灭。
火灾发生时,建于1983年的宏福苑居民楼正经历维修。
据新华社消息,香港警方展开调查,发现着火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、防水帆布、塑料布,疑未符合防火标准,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,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,不排除发泡胶是火势迅速蔓延的原因。警方已拘捕3名涉嫌误杀的男子。
另据中新网报道,香港消防处副处长陈庆勇表示,据初步判断,多处杂物及竹棚在火情中被点燃,并受风势影响飘散到附近大厦,最终火势蔓延至8幢大厦中的7幢。
澎湃新闻现场采访时,家离宏福苑仅一街之隔的一名居民回忆说,11月26日下午临近3点,她刚午睡醒来,就在阳台看到宏福苑起火了,“火(烧得)特别快,‘呼’就起来了,风一吹,就往楼上冲,烧得‘砰砰’响”。消防很快赶来,但当时“水只能冲到八楼、十楼(高)”。火烧到傍晚六点,一些高楼外的脚手架已经“渣都不剩了”。
这位居民说,他们一家被烟熏得喘不过气,担心被火势牵连,干脆搬到附近的广福商场打地铺。
住在宏福苑宏仁阁17楼的黎英表示,从她记事的二十多年里,宏福苑很少发生火灾,儿时有次听到邻居家火警钟报警,消防车很快就把火扑灭了。这次起火,她放下手头工作,约下午4点赶到家,小区已拉起警戒线,她所在楼栋“没有被烧到,但也不让进去”。到下午5点多,火势蔓延到了宏仁阁。
在宏福苑周边待命的救护、消防车辆
27日凌晨两点,记者抵达火灾现场,看到宏福苑周边路段已实施交通管制,消防员正在灭火;靠近小区的人行天桥上,几乎站满驻足观望火情的市民,不时有人因刺鼻烟味咳嗽;天桥下方的双向四车道,挤满随时待命的消防、救护、警车,放眼望去,警灯的红光延伸到了路的尽头。
记者从天桥视角观察到,至少四条水柱喷向火势明显的三栋高楼,滚滚浓烟汇聚空中;其中两栋大楼火势较大,外立墙体黢黑,部分楼层几乎整层充斥灼眼火光,还有火焰冲出窗户跳动。
凌晨4点半,随着一股强风吹过,部分原本即将熄灭的房间火势又起,并伴随“噼啪”响声和杂物坠落声。
安置点冯梁结纪念中学,市民正在搬运物资
在消防队彻夜救援的同时,宏福苑附近的中华基督教会冯梁结纪念中学气氛也比平时更为紧张,在这个临时安置点,热心市民不断扛着成箱的饮用水、干粮涌入,有人则提着大包小包的被褥、毛毯、厚外套。住在元朗区的陈先生说,事发后他挨个给安置点打电话,晚上9点下班后直接开车去采购物资,来来回回已经跑了4个点位运输,“能帮就帮,公民责任”。
收到物资后,香港义工团队“爱心队”在校内未做停歇,一名队员介绍说,本次支援队伍共19人,都是得知灾情后从香港各区自发赶来。凌晨3点,他们和市民忙着把成堆的饮用水和食品分开摞齐,好留出通道分发物资。其间,一些人前往广福商场为露宿居民发放被褥、暖贴和水。
受此次火灾影响,宏福苑小区及周边紧邻楼栋居民被暂时疏散,其中一些人选择在广福商场二层的露天广场过夜,那儿可以看到火情,有的人裹着毛毯,着火的高楼在他们眼中映出火光,有人一盯就是一整晚。其中便有家在宏福苑宏志阁28楼的张女士,26日下午4点,她刷到火灾新闻后立马给60多岁的母亲打了电话,母亲告诉她,外边黑烟太大,跑屋里了,出不去,只能关紧门等救援。“当时好像火还没烧到我家那栋楼”,等她报了警赶到家,楼已起火,之后,她没能再拨通母亲的电话。
更多人席地而睡,亦或枕靠在长椅、石柱旁。一位老人拿毛毯蒙住了头,睡得正沉的她身体歪斜,一只手露出毯子了,上面的皱纹被暖黄路灯照得格外清晰。
62岁的李阿超没睡,背靠椅子坐久了,便俯身把身体重心撑在雨伞上缓解腰酸,或揉揉劳损过度的膝关节。他是名清洁工,家紧挨着宏福苑,26日凌晨他上完晚班就到广场坐着了,带着个小布袋,装着水、两个桃子、一板还剩一颗的止痛药。妻儿都去了室内安置点,他不去,“我就要在这儿坐着”。
11月27日早上8点,经消防队彻夜灭火,少数楼层房间内部有火焰跳动,现场高楼浓烟减退,至12点,火势基本得到控制。
广福商场二楼露天广场,被疏散居民裹着毛毯观望火势
此次火灾为何如此凶猛?
据南方都市报报道,有业内人士分析,此次香港大埔的五级火警,其扑救难点主要源于高层建筑“立体燃烧”的复杂性。火势在拥有40余年楼龄的旧楼外墙棚架上迅速蔓延,形成“烟囱效应”,加之强风天气,导致灭火难度极大。
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曾向媒体分析,任何可以加速垂直空气流动的垂直贯通空间都可以形成“烟囱效应”。不仅仅是天井,还有楼梯间、电梯井、管线、竖井,以及建筑外表面曲折形成的外墙深槽,都会产生“烟囱效应”。
尹稚说,这些“烟囱效应”在平时并不是一件坏事,特别是在南方湿热地区,“烟囱效应”可以有效改善住宅内部的通风环境。但是在火灾发生时,“烟囱效应”会加速火势蔓延。正因为如此,在建筑物竖向垂直空间跟内部住户空间连通部分,要增加防火门、防火前室、防火窗,并且要求这些垂直空间本身的涂装材料、建造材料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。这样做的原理是在特殊情况下,阻断和减少空气垂直运动的可能性,至少降低空气流速,以消除或者减少由于“烟囱效应”导致的火灾过快蔓延。
https://news.sina.com.cn/c/2025-11-27/doc-infyvnyk8345470.shtml



